呼吸道疾病高发,在家雾化成热潮,可这个关键细节你注意到了吗?
2025-02-14
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被呼吸道疾病 “盯上” 了,不少人选择在家做雾化治疗。这种治疗方式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,药效迅速发挥,副作用少。
然而,很多人在完成雾化治疗后,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——雾化吸入装置的清洗与消毒。这不仅关乎装置的使用寿命,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。
1. 预防二次感染:雾化过程中,装置内部会残留药物、唾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。这些物质若不及时清理,就如同细菌和病毒的“培养基”,会大量滋生有害微生物。下次使用时,这些病原体便可能随着雾化气体再次进入呼吸道,引发二次感染,使病情加重或反复。
2. 保证治疗效果:残留的药物和杂质会附着在装置的内壁、喷头等部位,影响药物的正常喷出和雾化效果。长期积累下来,雾化颗粒的大小和均匀度都会受到影响,导致药物无法充分作用于病灶,降低治疗的有效性。
1.拆解雾化器
依次为:①卸下咬嘴/面罩和药液瓶盖;②从药液瓶上卸下空气导入管;③从药液瓶上卸下吸水管/隔片。
2.倒掉药液
将药液瓶中残留的药液全部倒出。
3.清洗部件
①吸入面罩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(洗碗剂的水溶液)清洗,并用洁净的温水将每个部件冲洗干净。
②送气管使用以水或中性洗涤剂湿润的软布擦拭。
③药液杯组件和咬嘴可直接用温水清洗,如有污垢难以洗净时,可采用煮沸清洗的方法。(如每天连续使用,需要每隔几天,每次10~15min的方法煮沸清洗。)
④清洗完毕后,将部件小心取出(注意不要遗失部件)去除多余的水分,放在清洁卫生的场所自然干燥。
重要提示:雾化器配件如有破损或遗失,请及时更换与雾化器相匹配的原装配件。如果配件不匹配,雾化治疗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,可能出现雾化微粒过大无法到达患处,药液残留多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。
雾化杯和雾化咬嘴使用后可用500mg/L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,切记将含氯消毒液冲干净后晾干,并妥善保管在干净密封的容器内。
在家进行雾化治疗时,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做好雾化吸入装置的清洗与消毒,是保障治疗效果和自身健康的重要举措。让我们重视每一个细节,为呼吸道健康保驾护航。